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经部
逵榖城子宋
祖冲之范阳子后魏商绍长乐子北齐信都芳乐城子
许遵高阳子隋耿询湖孰子刘焯昌亭子刘炫景城子 唐傅仁均
博平子王孝通介休子瞿昙罗居延子李淳
风昌乐子王希明琅琊子李鼎祚赞皇子边冈成安子 (第 23a 页)
 (朝见则增朔馀夕见则减朔馀此数法所以屡迁也/春秋日食不书朔者八公羊曰二日也谷梁曰晦也)

 (左氏曰官失之也刘孝孙推俱得朔日以丘明为是/乃与刘焯皆议定朔为有司所抑不得行 傅仁均
始)
 (为定朔而曰晦不/东见朔不西朓)
 (梅氏文鼎曰月之行有迟疾日之行有盈缩皆有一/定之数故可以 (第 36b 页)
 未知岁差误合为一故即以冬至日交星纪而定之
 于牵牛逮晋虞喜等始觉之五代宋何承天祖冲之
 隋刘焯等言之益详顾治书者株守成说不敢辄用
 岁差也至 唐初傅仁均
造戊寅元术始用岁差而朝
 论多不以为然故李淳风麟德术复去岁差不用直 (第 60b 页)
唐书志高祖受禅将治新法 傅仁均
善推步之学大史
令庾俭丞傅奕荐之诏 (第 33a 页)
仁均
与俭等参议合受命岁名
为戊寅元术乃列其大要所可考验者有七曰唐以戊
寅岁甲子日登极律元戊寅日起甲子如汉 …… (第 33a 页)
五十二年张子信始悟日月交道有表里五星有迟疾
留逆又三十三年刘焯造皇极术始悟日行有盈缩又
三十五年 傅仁均
造戊寅元术颇采旧仪始用定朔又
四十六年李淳风造麟德术以古法章部元首分度不
齐始为总法进朔以避晦晨月见 (第 35b 页)
 元历曰麟德甲子元历曰开元大衍历曰宝应五纪
 历曰建中正元历曰元和观象历曰长庆宣明历曰
 景福崇玄历而止矣 傅仁均
戊寅历周分三百四十
 五万六千八百四十五半斗分二千四百八十五半
 岁分三百四十五万六千六百七十五岁馀 (第 8b 页)
    百五十九以万万通之满朔日法得五千三
    百有五万九千五百八十一奇强于姜岌甲
    子元术弱于景初
 唐书志 傅仁均
戊寅术月法三十八万四千七十五
 日法万三千六
    蕙田案月法满日法得二十九日小馀六千 …… (第 13a 页)
算月有频
大频小食必以朔證据甚甄明每云何承天亦为此法
不能精灵宪若成必当百代无异议书未就而卒
唐书志 傅仁均
戊寅元术月有三大三小孝孙使算学 …… (第 21b 页)
博士王孝通以甲辰术法诘 仁均
曰平朔定朔旧有二
家三大三小为定朔望一大一小为平朔望日月行有
迟速相及谓之合会晦朔无定由时消息若定大 (第 22a 页)
小皆
在朔者合会虽定而蔀元纪首三端并失若上合履端
之始下得归馀于终合会有时则甲辰元术为通术矣 仁均
对曰书云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孔氏云集合也
不合则日蚀可知又云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
赦既有先后之差是 …… (第 22a 页)
八公羊曰二日也谷梁曰晦也左氏曰官失之
也刘孝孙推俱得朔日以丘明为是乃与刘焯皆议定
朔为有司所抑不得行 傅仁均
始为定朔而曰晦不东
见朔不西脁 (第 23a 页)
    天文训俱先雨水后惊蛰纬书出于东汉时
    训一篇亦后人所托惟淮南子系武帝时书
    疑亦后人以时术追改之非淮南之旧也
    初傅仁均
戊寅术李淳风麟德术用古法以
    启蛰在雨水之前开元修大衍术复以雨水
    为寅月中惊蛰为卯月节 (第 7b 页)
举中气犹书于七星或举其名或举其次皆互见也昔
王孝通诘 傅仁均
推步之法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七
宿毕见举中宿言而 (第 6a 页)
仁均
专守昴中不亦谬乎又月令
冬昏东壁中明昴中非为常准若尧时昏昴昏中差至
东壁然则尧前七千馀载冬至昏翼中日 (第 6a 页)
 为始终生数二十卦成数十二卦既济边三十二卦
 离阴为主为始终成数二十卦生数十二卦统阴阳
 观岁运邵子所谓水火相逮既济未济于此可考 唐傅仁均
曰理历之本必推上元之岁日月如合璧五
 星如连珠夜半甲子朔旦冬至自此以后既行度不
 同七曜分散不知何年 (第 14a 页)
 元皇极言历者不一行之数十年辄复差缪故南朝
 则以何承天为宗北朝则依赵𢾺祖冲之为据
唐高祖戊寅元历
  傅仁均
作以高祖戊寅年受禅遂以戊寅为元用于
 武德二年阅明年而月蚀比不验明年诏祖孝孙等
 考定乃略去其尤疏阔 (第 35a 页)
 又按左氏引夏书虽云日食典礼未知的在何王之

 世故刘歆三统历不载后造大同历者始推之为仲
 康元年 唐傅仁均
等又以为五年癸巳疑皆因晚出
 书傅会为此犹刘原父七经小传谓诗皆夏正无周
 正自郑笺十月之交云周之十月 (第 39b 页)
 朔日得定朔二十七日三十七刻(辛卯日辰正/四刻合朔)交泛

 一十四日五十七刻(入日/食限)是日辰时日食非惟虞𠠎
 即唐道士 傅仁均
僧一行亦步得是日日食乃知康
 成精于历学本传称其始通三统历注有乾象历抑
 叹经解有不可尽拘以理者此类 (第 4b 页)